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伤害、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经营、故意毁坏财物、非法拘禁案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应如何把握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张畏,男,1967年4月14日出生,汉族,浙江省温岭市人,初中文化,原系湖北省宜都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台州市青联委员、台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浙江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上海东盛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温岭市恒基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台州新世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温岭市明珠珠宝金行法定代表人。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于1999年6月11日被逮捕。
(被告人郭海华、姚建军、张亮等31人的情况略。)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张畏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贷款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经营罪(未遂),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指定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1995年以来,被告人张畏等人结伙进行寻衅滋事等流氓犯罪活动。自1997年底始,张畏为达到扩大势力,称霸一方,非法占有、聚敛更多资产的目的,采用招收保安、吸收员工、提供经济资助及食宿、配发通讯工具、服装等手段,直接控制、指挥同案被告人姚建军、王钦敏等人为其从事非法活动,牟取非法利益。被告人姚建军通过被告人张亮、王钦敏通过潘根连(另案处理)的具体操纵,分别将被告人郭海华、徐元龙、江斌、蒋京伟、林恩波、王海江、林连兵、江沥、江再灵、陈裕国、叶海文、陈海勇、潘海荣、杨标锋、杨小波、徐力等人,纠集在浙江省温岭市的太平镇当街井居住点、东辉小区15幢2单元203室租房、箬横镇居民租房、温岭明珠宾馆附近的商品房等地,并以“参加的活动不得向外宣扬,单个人不得随便外出”、“随叫随到”等相约束,使上述人员为张畏等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充当打手。被告人张畏通过上述分层次管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指挥其下属人员,形成以其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浙江省温岭市等地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残害群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治安秩序。被告人张畏为制造其很有经济实力的假相,采用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金等手段,以自己、他人或其同伙的名义,先后注册成立了温岭市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浙江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台州新世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温岭市明珠实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明珠实业有限公司、温岭市巨丰贸易公司、温岭市泰恒化纤有限公司、温岭市华泰贸易有限公司、温岭市明珠珠宝金行、上海东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岭明珠宾馆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永恒贵稀金属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虹基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迷城之夜实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公司,并在温岭银座城市信用社、泰隆城市信用社、黄岩永宁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开设了20余份个人帐户,用于频繁调动资金、提现等,大肆进行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经营等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秩序。被告人张畏为向政界渗透,以投资办企业、出资赞助等为幌子。先后取得湖北省宜都市政协副主席、《浙江法制报》名誉社长、浙江省台州市青联委员、台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头衔;还通过贿赂等手段,腐蚀拉拢多名国家工作人员,为其本人及组织成员的违法犯罪活动寻求非法保护(被告人张畏为寻求非法保护直接或指使他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犯罪事实略)。
1.1995年7月至1999年3月间,被告人张畏先后带领、指使被告人王钦敏、姚建军、张亮及潘根连等人,分别组织、策划、带领郭海华等20名被告人为该组织利益或骨干成员利益大肆进行行凶伤害、寻衅滋事、毁坏他人财物、非法拘禁等活动,共作案25起,致使1人死亡、4人重伤、13人轻伤、多人轻微伤,毁坏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20余万元。主要事实列举如下(其余略):
1998年6月至7月,被告人张畏得知其妻弟张伟新与张畏连襟陶刚义之兄陶刚正发生争执,即率姚建军、王钦敏等人赶至浙江省温岭市牧峪镇下周村,逼陶刚正摆酒席请客,写检讨书印发、张贴。同年8月23日,张畏得知陶刚正与张伟新争生意,又指使姚建军纠集张亮、蒋京伟、郭海华等人,赶至陶刚正岳父陈友才家,殴打在陈家的陶刚正、陈菊飞夫妇。为制服陶刚正,姚建军又于同月27日,指使张亮纠集郭海华、徐元龙等人,持刀冲人陈友才家,将陈友才夫妇及其三女婿夏琴分别砍致轻伤、轻微伤。1999年初,张畏得知陶刚义对其上述行为不满后,便指使姚建军“教训”陶刚义。张亮按照姚建军的吩咐,于2月10日与杨才德共同纠集并在杨才德的指认下,郭海华、徐元龙、林云国等人携带凶器先后到温岭市石粘镇奥得宝鞋厂、温岭市牧峪镇寻找陶刚义,均未果。次日上午,郭海华、徐元龙、林云国等人又携带凶器窜至奥得宝鞋厂附近守候。当陶刚义出厂准备上车时,3人用刀将陶刚义砍致轻微伤。陶被砍后逃回厂内。鞋厂职工张瑞华、张和静、杜和奖、王正保和职工家属林海兵等人闻讯追赶凶手至石粘镇菜市场路口。林云国、徐元龙持刀劈砍张瑞华、林海兵。郭海华拔出随身携带的尖刀猛刺张瑞华一刀,致张瑞华心脏破裂,大出血死亡。徐元龙持刀捅伤林海兵腹部,致肝右叶破裂,构成重伤。
1999年3月,被告人张畏参加温岭市太平镇人民东路东延路段临街房地产的投标。为给其他竞争者造成心理压力,张畏要被告人蒋京伟、王钦敏和潘根连多带些人去。同月3日下午,被告人江斌等10余人在招标大厅外助威。张畏与蒋京伟、林恩波等人在招标大厅内,蒋京伟负责举牌投标。当有人竞标时,潘根连、林恩波等人便上前威胁。在场人慑于张畏等人的淫威,不敢与之竞标,于是张畏以419万元人民币的低价,标得评估基准日价值为555.8万元的5间房地产。
1999年3月,被告人张畏与叶志盛(另案处理)为非法买卖走私汽车罚没证一事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于同月18日在上海虹桥海鲜楼前斗殴。为此,张畏指使王钦敏从浙江省温岭市纠集人。王钦敏指使潘根连纠集江再灵等40余人携带刀具乘汽车赶往上海准备斗殴。张畏还指使他人提取20万元现金,交给陈美麟(另案处理),由陈纠集90余人。姚建军、张亮等人亦赶往上海助战。后因叶志盛等人未露面,斗殴未逞。
1999年3月11日,被告人张畏、王秀方(另案处理)得知检举张畏违法犯罪事实的匿名信系张小海所写,遂指使王钦敏派人去抓张小海。王钦敏指使潘根连纠集王海江等人赶至温岭市太平镇下街张小海家,强行将张小海带至温岭大酒店401室。张畏、姚建军逼问、殴打张小海要其讲出匿名信的幕后指使人。张畏还与他人叫来律师柳正�对张小海做所谓的“调查笔录”。傍晚,张畏、王秀方又指使王钦敏等人将张小海押至温岭饭店拘禁,直至次日中午才将其放走。
1997年底,被告人张畏对未能当选温岭市政协委员及曾被该市公安机关查处而怀恨在心,授意姚建军进行报复。1998年夏,姚建军对张亮表示,温岭市政协主席陈夏德、公安局副局长杨德明不想让张畏在温岭呆下去,指使张亮替张畏出气。后张亮纠集郭海华、徐元龙、徐力等人实施报复。郭海华等人多次携刀至杨德明住宅附近守候,后因故未果。
1998年12月14日夜,被告人蒋京伟、王钦敏得知有人在温岭市石粘镇“丽人夜总会”冒充张畏。蒋京伟、王钦敏便分别纠集王剑荣、潘根连、林恩波、江斌等人至该夜总会。潘根连、林恩波等人用刀砍在此娱乐的马博、王金国等人,致马博头部、腰部、四肢10余处受伤,右手腕离断伤,构成重伤;王金国头皮创伤,颅骨骨折,构成轻伤。
2.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间,被告人张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指使被告人王文兴、姚建军等人或伙同他人,采用虚构贷款理由、伪造企业财务报表、提供虚假担保等手段,以温岭明珠宾馆实业有限公司、温岭市明珠珠宝金行和无资产、无经营的温岭市巨丰贸易公司、台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温岭市恒基实业有限公司、台州新世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温岭市东海旭日贸易有限公司,以及张畏个人的名义,从温岭市建设银行、银座城市信用社、台州市路桥区泰隆城市信用社、台州市黄岩区永宁城市信用社骗取贷款,用于还贷、挥霍和进行非法活动等。案发后,尚有8423余万元无法归还。
3.1999年2月,被告人张畏指使被告人张为波等人,以温岭现代实业有限公司向上海永恒贵稀金属有限公司销售废钯的名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0份,抵扣税额255万元。张畏指使他人向上海税务部门申报抵扣,后因案发而未得逞。
4.1998年10月,被告人张畏指使他人分4次用人民币3700万元购得245张《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以每张20万元至30万元的价格倒卖给陈美麟6张,获款120余万元,并收取20张《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的定金200万元。后其发现所购该《证明书》有假,才停止非法倒卖活动。
此外,其组织成员为组织利益称霸滋事,非法买卖枪支、弹药15起,致3人重伤、9人轻伤,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20余万元(其他被告人不涉及该组织犯罪的事实略)。
综上,被告人张畏直接指使、指挥、参与行凶伤害、寻衅滋事、毁坏财物、非法拘禁等活动11起,致1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非法拘禁1人,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20余万元;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8400余万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0份,抵扣税额255万元;非法经营额人民币3700万元。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畏组织并领导以暴力、威胁和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非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告人张畏直接指使组织成员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1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后果极其严重;纠集其犯罪组织成员以胁迫手段拘禁他人;指使组织成员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特别巨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特别巨大;违反国家规定,买卖《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其行为又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贷款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非法经营罪。公诉机关关于被告人张畏构成上述犯罪的指控成立。张畏在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中,情节特别严重,并应按照其所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全部罪行处罚,依法予以严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三款、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三)、(四)项、第二百零五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四条、第十二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于2001年3月6日判决如下:
1.被告人张畏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
2.被告人张畏犯罪所得财物计人民币8423.702万元,予以追缴,返还被害单位。
(其他被告人的定罪处刑情况略)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张畏、郭海华、姚建军、张亮、王钦敏、杨才德不服,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张畏及其辩护人提出,原判认定张畏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认定张指使他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事实不符;并称张畏没有组织、领导所谓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亦没有授意他人教训陶刚义,即使授意,其主观故意也只限教训陶刚义,郭海华等人致张瑞华死亡已超出张畏的故意范围,不应由张畏承担责任;张畏对被害人死亡后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其他5名被告人的上诉理由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张畏出于非法目的,以提供经济资助等手段收买利用姚建军、王钦敏,对姚、王及其手下的张亮、潘根连等骨干成员及下面所有成员的情况十分清楚,王钦敏手下的一些所谓的“内部保安”还系张畏提议所招,配发通讯工具及衣鞋等也经其同意。以张畏为首的该犯罪组织结构紧密,人数较多,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纪律约束,实施犯罪活动时随叫随到,一呼即应。该组织在张畏等人组织、指挥下,大肆进行行凶报复、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毁坏财物、非法拘禁等活动,在当地称王称霸,破坏社会生活秩序。张畏还组织10余家公司,大肆进行金融诈骗、非法经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活动,非法聚敛钱财,破坏经济秩序。为提高其政治地位,张畏又不惜重金购买各种政治头衔,花巨资行贿,腐蚀、拉拢多名国家工作人员,为其本人和其组织成员的非法活动提供保护和便利。原判根据上述事实确认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
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关于上诉人张畏指使姚建军“教训”陶刚义的事实,有姚建军、杨才德的供述在案证实,张畏亦供认。且姚建军明知陶刚义系张畏的连襟,没有张畏的指使,姚亦不敢叫人报复陶刚义。张畏上诉称没有授意对陶刚义行凶显系狡辩。以张畏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所谓“教训”,就是持刀公然对他人行凶,张畏亦明知这样做可能伤及他人、带来严重后果,仍指使姚建军对陶刚义行凶。郭海华等在张畏的指使下,公然持刀对陶刚义行凶,又对前来追赶、抓捕凶手的群众行凶并致1人死亡、1人重伤,该后果与张畏的指使行为有因果关系。原判据此认定张畏应对被害人的死、伤承担责任并无不当。辩护人未提供张畏的行为属疏忽大意过失的依据。综上,张畏与其二审辩护人提出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均不予采纳。
上诉人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并以暴力、威胁和其他手段,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生活、经济秩序,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其指使成员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伤;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纠集并参与非法拘禁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特别巨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特别巨大;违反国家规定,买卖《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又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非法拘禁罪、贷款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非法经营罪,应数罪并罚。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系首要分子,应按该组织的全部罪行予以严惩(对其他被告人的判处理由略)。原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三款、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一、四款、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百七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一、二、三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第三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第一款、第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于2001年4月13日裁定如下:
驳回被告人张畏、郭海华、姚建军、张亮、王钦敏、杨才德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主要问题
1.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应如何把握?
2.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否对该组织的全部罪行负责?
三、裁判理由
(一)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应依照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认定
.
(执笔:王桂霄,审编:党建军)
来源:2001年《刑事审判参考》(第11辑,总第22辑) 【版权声明】我们精选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