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律师动态 | 亲办案例 | 法院审判规范性文件 | 批复答复 | 经典案例 | 民商法学 | 刑事法律 | 证据法学 | 法律帝国
本站搜索
最高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强烈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张万军律师  发布者:包头律师张万军  发布时间:2015-01-31 20:18:01   阅读:

 

我国未成年人多达2亿多,未成年人犯罪多发一直是近20年来突出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尤为引人关注。据上海等地统计,14-16周岁犯罪的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0%以上,也有一些人因未达到14周岁而不承担刑事责任,如去年媒体报道的重庆10周岁女孩高楼摔婴案。我国基于对未成年犯罪“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的政策方针,在刑事立法上规定14-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只对8类严重的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或由政府收容教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有教育、矫正机制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相当一部分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违法少年处于监管失控状态。最高法院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调研,积极推进有关机制的落实。 

关于网民反映“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已经具备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与思维方式,建议法律与时俱进”的问题。我们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的确存在,但从目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低龄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多发,存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对未成年违法犯罪者坚持“宽大处理”原则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作法。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法定年龄,各国规定不尽一致,我国规定为14周岁,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因所涉关系甚广以及刑法价值导向等问题,如无充足依据,不宜轻率修改降低。对于14-16周岁年龄段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罪名范围,是否应考虑社会形势变化,有所调整,以及如何贯彻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防止片面强调从宽,我们将进行深入调研,适时向立法部门反映或予以指导规范。 

关于网民反映的“黑恶势力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问题。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了共同犯罪制度,分则规定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等罪名。具体而言,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如果未成年人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教唆者属于共同犯罪,且以教唆犯论,应当从重处罚;如果未成年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则教唆、利用者构成间接正犯,直接承担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如利用15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犯罪,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利用者应直接承担诈骗罪的刑事责任。组织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比如,组织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如果该盗窃未达到盗窃罪的犯罪构成标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虽对实施盗窃行为的未成年人不定罪处罚,但对组织者则以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综上,我国刑法目前对教唆、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3654849896   邮箱:zwjkey2006@163.com
包头律师张万军咨询网    地址:包头市昆区凯旋银河线2A1807室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银河广场西)     
  蒙ICP备14004497号-3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zwjkey.com 
技术支持 普讯网络